动力电池涂料固化技术解析:UV 常温固化成最优选?
三大固化方式核心解析
1.常温固化
常温固化无需额外温控设备,在 20-25℃室温下即可成膜,核心类型包括 UV 光固化与常温自干型固化。其中,Lankwitzer UV 涂料采用先进光固化技术,通过紫外线照射激活涂料中的光引发剂,促使预聚物与单体快速交联,实现瞬间成膜;而常温自干型固化依赖涂料与空气氧、水分缓慢反应,固化周期长,仅适用于低效率需求场景。
2.低温固化
固化温度 30-60℃,需轻微加热辅助,适配软包电池、极耳封装等温度敏感场景,可避免材质变形或氧化,但仍需简易温控设备,效率不及 UV 固化。
3.高温固化
传统主流方式,固化温度 80-180℃,通过高温烘烤实现树脂交联,虽成膜充分,但能耗高、需大型烘道,且高温易导致电芯活性物质衰减、电解液变质,VOC 排放增加环保成本。
Lankwitzer UV 涂料常温固化的核心优势
1.守护电池性能:常温固化避免高温损伤,使电芯循环寿命显著延长,容量衰减率控制在 0.5% 以内。
2.提升生产效率:紫外线照射3秒左右即可固化,换产时间从 1.5 小时缩短至 2 分钟内,适配大规模量产。
3.节能环保降本:能耗仅为高温固化的 1/5-1/10,无溶剂配方不含 VOC,多余喷胶可回收,降低能源成本。
4.适配多元形态:不受电池尺寸形状限制,固化均匀度偏差<±2%,满足方形、圆柱、刀片等各类电池需求。
5.涂层性能优异:耐温范围 40℃~120℃,耐击穿电压>50kV/mm,抗复杂环境侵蚀。
行业发展新方向
随着行业对安全、效率、环保要求提升,UV 涂料常温固化技术正加速替代传统固化方式。未来,依托配方优化与设备智能化升级,其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